![]() |
---|
隨著“國潮養生”熱潮的興起,“藥食同源”理念從傳統茶飲、零食逐漸滲透到代餐市場,成為不容小覷的細分賽道。憑借“中醫滋補”的深厚底蘊以及調理與保健的雙重功效,藥食同源代餐越來越受到追求品質生活的消費者青睞,成為千億代餐市場的一匹黑馬。
貝哲斯咨詢的調研數據顯示,2024年全球代餐市場規模達128億美元,預計到2032年將增至230億美元。中國代餐市場增速更為迅猛,從2018年的108億元飆升至2023年的1750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9.08%,預計到2027年將突破3500億元。在這一藍海中,藥食同源類產品占比提升至38%,成為快速增長的新賽道。Z世代和年輕中產成為主力消費人群,超六成用戶將其列為日常剛需,正推動行業邁向萬億規模。
傳統代餐市場長期受困于口感差、營養單一的短板,難以滿足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進階需求。這一局限恰恰為藥食同源代餐的崛起提供了契機——在口感維度,巧妙融入山楂、陳皮等藥食同源食材,既提升風味又兼具助消化功效;在功能設計上,推出祛濕、補氣血、護肝等細分產品線,精準滿足差異化養生需求;在研發層面,聯合中醫藥專家進行科學配比,為產品功效提供專業背書,成功重塑代餐品類價值。
這種創新使藥食同源代餐具備了"營養+調理"的雙重優勢,精準狙擊Z世代的養生痛點——以零食化的黑芝麻丸代替夜宵,拿即飲黃芪水替代奶茶,將山藥代餐粉作為“打工人的續命餐”。當83.7%的年輕人開始為健康焦慮買單時,藥食同源代餐用“開袋即食”的懶人模式,輕松實現“一日三餐皆養生”。
這種消費趨勢的背后,是當代年輕人普遍面臨的亞健康狀態和慢性病年輕化問題。藥食同源代餐以“食補代替藥補”,精準切中“調理體質”的核心訴求。其兼具“功能屬性”與“便捷性”,完美適配職場人、家庭主婦、健身族等群體的碎片化生活場景,成為提升生活質量和健康的不二之選。
藥食同源代餐的優勢如何滲透Z世代的日常生活?以下是7大典型場景:
作為“快手早餐”,藥食同源代餐能快速補充營養并提升飽腹感。如紅豆薏仁粉,以紅豆搭配薏仁、枸杞、燕麥等,科學配比多種藥食食材,助力調理體質。
運動后選擇“藥食同源”成分的代餐,助力快速補充體能,如配方奶昔粉,結合高蛋白與藥食成分,滿足健身人群能量與營養需求。
低卡且滋補的藥食同源代餐,通過添加多種藥食同源物質及高膳食纖維食材,既能解饞無負擔,又能精準滿足控糖減脂需求。
熬夜加班可選擇易消化、便捷沖泡的藥食同源飲品,兼顧營養與安神,緩解疲勞,是“打工人”夜宵滋補的理想選擇。
在“體重管理年”的政策支持下,茯苓、荷葉、山楂等被納入體重管理推薦成分,滿足年輕人"享瘦更要健康"消費需求。
外出旅途常常飲食不規律,便攜代餐方便攜帶、營養豐富。如無糖黑芝麻丸,低GI、控糖減脂,方便攜帶且營養豐富。
術后或亞健康體虛人群,選擇溫和滋補的代餐產品,可輔助補充元氣,增強體質。
艾媒咨詢預測,2025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將突破1800億元,藥食同源類產品占比或達30%,成為新的增長引擎。藥食同源代餐的爆火,不僅是Z世代對健康生活的重新定義,更是傳統養生文化與現代科學的完美融合。未來,隨著科研技術的進步和消費需求的細化,藥食同源代餐有望從“網紅”走向“長紅”,開啟萬億健康食品新藍海。
請進入微信公眾號
IHE大健康展會
閱讀更精彩!